韩国艺术综合学校于7月26日在瑞草校区李康淑厅举行了献给首尔地区护士的音乐会“日常的礼物”。该音乐会由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校长金大镇策划准备,他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向在新冠大流行中长期奋斗在防疫医疗体系最前线的护士们致以感谢,并抚慰他们疲惫的心灵。包括校长金大镇在内,音乐院院长李康豪和在校生、毕业生们纷纷登台呈现丰富的节目,通过充满感性的音乐,将安慰、希望和治愈带给了观众。
首尔特别市护士协会会长朴仁淑(音,박인숙)表示,“在过去的2年中,我们身心倍感疲惫,渡过了艰难的时光。感谢金大镇校长准备了这场精彩的音乐会,用音乐治愈大家,也希望这场演出可以重新为护士们带来能量。”
韩国艺术综合学校第4任校长(2002-2006)作曲家李建勇(音,이건용)被选定为第67届大韩民国艺术院奖音乐部门获奖者。大韩民国艺术院奖由韩国代表性艺术机构——文化体育观光部大韩民国艺术院每年颁发,该奖项表彰通过卓越创作活动为艺术发展做出贡献的艺术家。奖金为5千万韩元,颁奖典礼将于9月5日(周一)在大韩民国艺术院举行。
作曲家李建勇广泛涉猎歌曲、康塔塔、歌剧等声乐作品以及室内乐、管弦乐等器乐作品等,是韩国歌剧创作的先驱人物。李建勇1947年生于平安南道,在首尔大学音乐学院和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学习,1993年起在韩艺综音乐院作曲系任教,后担任世宗文化会馆西洋音乐团艺术总监、首尔市歌剧团团长;他于1998年荣获锦湖文化奖音乐奖,2007年荣获宝冠文化勋章,2013年荣获青条勤政勋章。
传统艺术院演戏系于7月2日至7月5日在波兰、德国、荷兰三国举行了以四物农乐和假面舞为主、汇聚了多种传统演戏项目的表演《Ra-on Pan》。
“Ra-on Pan”意为“欢乐的舞台”,表演囊括了四物农乐、雪藏鼓、四物巫戏、凤山假面舞、固城五广大舞等,演戏系金元敏教授与在校生和毕业生们一同献上了演出。他们从7月2日的波兰街头艺术庆典(Festiwalu Sztuka Ulicy)开始演出,7月5日在德国柏林的Kesselhaus inder Kulturbrauerei,7月8日在汉堡音乐和戏剧学院(Hochschule fur Musikund Theater Hamburg)爵士音乐厅,随后参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韩国文化庆典(Korea Cultival)。该系列演出分别由韩国驻波兰文化院、韩国驻德国柏林文化院和韩国驻荷兰大使馆协助进行。
传统艺术院还计划于10月18日与德国科隆国立音乐大学举办交流研讨会,并在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三个城市举办巡回演出等,持续推进艺术韩流项目,增进各国对韩国文化艺术的了解。
讲述舞蹈院实践系芭蕾专业跨性别艺术家毛智敏人生的纪录片《More》(导演:李一河)正式上映。“More”是“更”的英文单词,也是“长毛的鱼”的意思,这个单词用来表现毛智敏作为陌生且属于这个社会的模棱两可的存在,也是强调不是特定性别而是作为人的主体性的艺名。
毛智敏曾学习芭蕾,期望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此后20多年来一直作为变装表演艺术家进行个人演出。毛智敏以音乐、诗歌、芭蕾、现代舞绝妙结合的表演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变装秀,他出演了纪念2019年石墙抗争50周年的演出《13 Fruitcakes》,登上了纽约的舞台,并参加了音乐剧《海德薇格》原作者约翰·卡梅隆·米切尔(John Cameron Mitchell)的巡演。
舞蹈院及韩国艺术英才教育院24名学生在6月2日至7月17日举行的第19届首尔国际舞蹈比赛上获奖,分别为芭蕾舞10人、现代舞7人、民族舞6人、编舞1人,他们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芭蕾舞部门中,成年女子第一名金敏珠(19岁,艺术士1学年)、成年女子第二名李素贞(20岁,艺术士3学年)、成年女子第三名金智敏(20岁,艺术士3学年)、成年男子第二名姜京浩(21岁,艺术士3学年)、成年男子第三名权度贤(19岁,艺术士1学年)。
现代舞部门中,成人组男子一等奖崔浩正(26岁,艺术专业士2学年)、成人组男子二等奖郑智完(21岁,艺术士4学年)、成人组女子一等奖郑彩麟(21岁,艺术士4学年)、成人组女子二等奖金丽夏(21岁,艺术士3学年)、洪成贤(22岁,艺术士4学年)获成人组男子艺术导演奖、河妍珠(20岁,艺术士2学年)获成人组女子执行委员长奖(22岁,艺术士2学年)、金彩希(22岁,艺术士4学年)获成人组女子评委会主席奖。
在民族舞蹈部门创作组,赵有植(21岁,艺术士3学年)、朴俊宇(20岁,艺术士3学年)、林庆贤(20岁,艺术士3学年)分获成人男子第一、二、三名,金素妍(21岁,艺术士4学年)、李思朗(20岁,艺术士4学年)分获成人女子第一、二名。民族舞蹈部门传统组全慧贞(21岁,艺术士4学年)获成人女子组第一名。
编舞部门中,金伊妍(22岁,艺术士4学年)获得了年轻舞蹈家部门特别奖,即艺术导演奖。
同时,韩国艺术综合学校附属的韩国艺术英才教育院首尔本院舞蹈领域(芭蕾)学生的表现也十分瞩目。成在胜(16岁)获青少年男子第二名,青少年自由2组全智律(14岁)、朴允在(13岁)分获女子、男子第二名,青少年自由1组郑雅拉(12岁)获女子第一名和评委会主席奖,朱敏浩(11岁)获得男子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崔浩正和姜京浩通过此次获奖将享受兵役特例。首尔国际舞蹈比赛始于2004年,是亚洲最大的舞蹈比赛,该大赛将韩国有潜力的年轻舞蹈演员介绍给世界,也为有才能的舞蹈演员提供积累国际经验的机会。
(注:人名均为音译)
毕业于美术院造型艺术系的车在民(音,차재민)荣获第三届“艺术光谱艺术家奖”,该奖项是由LEEUM美术馆颁给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的奖项。LEEUM方面解释说,“车在民就社会所具备的结构、系统、历史矛盾对个人的影响进行深度思考,持续进行独立的影像创作。通过完全的自由制作和充满想象力的拍摄方法,创作出了用自己的语言表现韩国社会焦点议题的影像作品,受到了美术界的关注。”
其获奖作品《无名综合症》为时长24分钟的影像作品,探索了对女性来说疾病并非中立的问题。从美术院毕业后,车在民围绕开发新城的矛盾、不明原因牺牲者、电缆安装工人等,主要探索了社会如何渗透到个人生活中,其作品呈现出对社会性议题的高度关注。
ARKO-韩艺综音乐剧学院的创作音乐剧《西尔维亚,生活》将于7月12日至8月28日在大学路TOM剧场举行首演。该作品最初由ARKO-韩艺综音乐剧学院创作,2021年在YES24 Stage的Showcase进行开发完善,今年获选首尔文化财团艺术创作活动支援作品。
《西尔维娅,生活》讲述了美国诗人兼小说家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的人生和死亡故事,她与撞头烤箱自杀的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的爱情比她的作品更加广为人知。这部音乐剧以其深刻的文本、感性的音乐、细腻的执导和充满真心的演技备受观众好评,此次正式演出将呈现出一场高质量的小剧场创作音乐剧。
ARKO-韩艺综音乐剧创作学院是通过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和学校的合作培养专业音乐剧创作人才的项目,通过公开招募选拔10余名教育生,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为期两年的实践性教育课程,包括从挖掘素材到作品制作的实习、合作、专家指导、驻地创作等。
由驻大阪韩国文化院主办,融合艺术中心Art&Technology Lab(AT Lab)合作参与的“K-Arts in Osaka: Communication”媒体展览于7月1日至7月15日举行。参展的五组艺术家是通过“交流”主题征集活动选定的,该展览首次向日本观众展示了音频视觉、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艺术作品。主要展出了可以直接许愿的作品《村庄,愿望神殿》、探索参与和关系性的《致我们》、试图连接人的项目《线连线》等可以直接与日本当地市民交流的作品。
另外,通过与AT Lab的合作,元宇宙展览也同时进行,观众可突破场地限制,在虚拟空间体验展览。驻大阪韩国文化院院长郑泰九(音,정태구)表示,“今后欣赏文化艺术的方式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形态也将多样化。希望通过此次媒体艺术展览,为韩国和日本的新一代寻找新的交流方法提供线索。”
音由现代汽车郑梦九财团与韩艺综主办的“2022艺术村项目:第8届桂村古典音乐庆典”将于8月27日至28日在江原道平昌郡桂村举行。桂村古典音乐庆典始于2015年,致力于对艺术演出、教育接触机会较少的桂村中学的学生们进行古典音乐教育,并支援他们的管弦乐队演出。此后每年夏天,古典音乐大师们都会来到桂村演奏,城市观众为了观看演出蜂拥而至,令村庄变得更具活力。